旅遊日期:2016.10.31 

[ 台北-陽明山 ] 雲霧飄渺的冷擎步道 

 

陽明山-台北人的後花園

白天可看見四季花卉,美麗山景

夜晚可觀賞台北盆地燈火點點的繁榮

冬天有熱熱的硫磺溫泉暖身

夏天則是天然冷氣,避暑好地

更不用說這裡多處景點以及歷史意義

即使到過陽明山多次

每次還是感覺很新鮮

10月最後一天

趁著氣候宜人,跑了一趟擎天崗

第一次來這兒,充滿許多期待

期盼能看到大草原以及芒花點綴的山頭

也想探探這熱門從不冷卻的景點

 

隨著公車搖晃,越往高處雲霧越濃厚

抵達目的地時,眼看能見度不高

我知道今天拍不到大草原及芒草了.....(泣)

但是,既然來了,還是要多少走一下吧

從遊客服務站左方斜坡上去

很快就到了大草原

草原的右邊是往冷水坑

左邊則是金包里大路城門

我選擇先到城門看看

往城門的路程只有500公尺

天空飄著細雨,偶爾幾陣大風

穿著雨衣的我,還是忍不住停下來拍照

即使看不到秋天芒草蕭瑟

但是我卻補捉了,細雨中淒淒的景色

金包里大路

也就早期的魚路古道

來往金山與士林之間

是當時魚獲,硫磺,茶葉....等,主要運輸道路

想著先人為了一椿買賣,需要翻山越嶺

現在的我們享受交通便利,真的很幸福

從金包里城門下來

略過進草原的路

我直接走上了冷擎步道

持續感受先人走在魚路古道上的氛圍

走在冷擎步道上,若能留心觀察

便可發現路面石頭也有歷史

從草原過來的路,是原來金包里大路舖石

左右為小石,中間則舖上大石

是為了讓擔重物的漁民能夠走得安穩

而且大石能埋設較深,較不易損壞

 

往絹絲瀑布則是1970年代石頭舖法

將大小不一石頭,以亂石砌型式舖面

往冷水坑是1990年代舖法

以長方型平整的石材舖路

 

看到以上的叉路

除了知道石面舖法的不同

也發現冷水坑及絹絲瀑布分段點在此

而我~往冷水坑去.

這是一條不無聊的道路

沿途有不同解說看板

還有淙淙流水聲

最近~我常被山林裡的小溪澗吸引

不知不覺到了冷水坑生態池

一路上走走停停拍照

早已忘了此時是何時

到生能池時才意識到,我快到冷水坑了

在此地稍做停留,先欣賞一下眼前靈氣的景色

菁山吊橋大概會是冷擎步道熱門景點之一

離冷水坑近,横跨於山谷之間,是拍照取景絶佳之處

而我也是走到這裡,才有"今天不虛此行"的感覺

從橋這端走向彼端

真正見識到很大反插

心情,景色,完完全全的不同

這端的陰鬱色調,在對面竟然換成了新鮮活潑

落羽松扮演相當的戲份

她活化了整個畫面

也讓我的相機拍不停

感覺好像置身在雪霧空氣中

礦物沈殿而成的牛奶湖也是必訪之地

雖然今天畫面一片白

迷濛中應該還是看得到牛奶湖吧

終於走到冷水坑

午後山上的霧比剛上來時更濃

氣温也更低了

隨著人龍排隊等公車下山

這一等就是1個半小時

因為這裡和擎天崗都是熱門景點

每班來的車上都是擠滿了遊客

就這樣一班等過一班

最後終於回到有陽光,溫度宜人的平地

 

回到家

老公問:濃霧拍照還順利?

我說:濃霧雖然能見度低,卻也濾去了不想入鏡的事物,反而簡化了畫面

也算是優點之一吧!

 

 

FB : Carol's 旅行記憶

Blog : Carol's 旅行記憶  

arrow
arrow

    Carol's 旅行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